由按钮禁用状态所引发的的交互思考
- Devding
- Jan 13, 2017
- 2 min read

按钮是界面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信息传递媒介,它的禁用状态可以看成是应用程序机制对外暴露的一个直接体现,何时展现,是否隐藏,要根据其触发行为在界面中的具体功能属性来判定。最重要的是确保核心功能交互体验流畅,不要造成用户理解上的困惑。
1. 禁用状态
禁用,就是不可用或暂时不可用的意思。不论表单还是对话框,都有可能出现禁用状态。如何合理运用禁用状态,让它成为体验的加分项而不是减分项,是要不断思考的。Alan Cooper曾说过,激活和禁止菜单可以帮助用户了解菜单所反映的用途,从而帮助菜单成为更好的教学工具。
2. 案例分析-投诉按钮
商品订单以卡片的形式上下排列,每个卡片下方有三个按钮:支付、取消和投诉,投诉按钮必须在订单确认交2天后才可点击有效。目前产品线上的设计方案是:几个按钮同时呈现可点击状态,当投诉按钮处于可用时间段内时,点击就会去往一个投诉页面继续申请;当处于不可投诉时间段内,投诉按钮点击后弹窗提醒用户:

这个方案的问题很明显,既然“投诉”不可用,为什么要给一个可点击的状态?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用户的交互期望。第一步优化的方向为:既然这个按钮只有在规定时间内才可使用,那就先把它隐藏起来,等待可用时再重新显示:

但随之而来有一个新的问题,“投诉”这种具有时效性的按钮,将其隐藏风险是巨大的,因为不会知道这个功能的具体需求有多少。在查阅了相关产品统计数据后发现,每个电商类APP投诉按钮的PV值还是不小的。所以,排除暂时隐藏的做法。那么,考虑把按钮置灰:

置灰的好处在于,用户一眼就能知道这个功能存在但是暂时不可用的。但如何提示什么时候可以点击?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方案:(1)在置灰的按钮中加上文案提醒,(2)点击置灰的按钮后给出弹窗提示。鉴于界面空间的局限性,第二个解决方案相比较还是可行的。虽然和刚开始的方案并没有太大的改变,但是两种方法对于用户的启示还是有差别的。按钮置灰后的提醒是针对于更具渴求欲望的用户,给出具体的解释或者解决方案。
3.总结
禁用状态是否始终可见,取决于它在界面中的功能属性。如果需要展示禁用状态,我们必须让用户明白该操作可用的方法;如果展示了禁用状态,那么就必须避免样式上和可用状态的混淆。在必要的时候给出解释和说明,不要让用户去猜测揣摩。虽然只是简单的按钮分析,但涉及到的知识点却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。由小见大,小按钮能从容应付,慢慢就可以在面对大问题时从容不迫了。
Comments